身边微光 | 吕养琴:以非遗古韵 织就乡村女性就业“新图景”
稿件来源: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:2025-06-12 09:41
在西安市蓝田县,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蓝田传统手织布技艺”传承人吕养琴用一双巧手穿针引线,将非遗技艺化作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,带领妇女们用双手“织”出致富路。她是扎根乡土的手艺人,更是带动一方发展的巾帼创业者,用坚持与匠心诠释着“凡人微光”的力量。
编织情 起 “小作坊”绽放希望之光
吕养琴的编织情缘,始于祖母和母亲指尖的温柔。生于蓝关街道尧山村的她,自小目睹长辈飞针走线,裁剪、织布、刺绣、样样精通,祖辈的手艺如同种子,在她心中埋下热爱的萌芽。在成长过程中,她跟着母亲认真学习,凭借过人的天赋与热忱,很快成为同龄人中的“编织能手”。
然而,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。长大后的吕养琴,为了生计,种过地,在烈日下挥洒着汗水;摆过地摊,在喧嚣的街头为生活奔波。“那段日子虽然辛苦,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编织,总觉得这门手艺不能就这么丢了。”吕养琴坚定地说。

90年代初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一位爱好手工艺的大姐偶然间看到了吕养琴编织的一条花叉围巾,瞬间被围巾上精美的图案和细腻的针法深深吸引。两人一拍即合,大姐凭借着丰富的人脉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,负责跑销路;吕养琴则凭借着扎实的技艺和创新的思维,负责研发、设计、打样和加工等。
随着合作的深入,订单量逐渐增加。吕养琴深知,仅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。“我想带着村里的姐妹们一起干,让她们也能靠这门手艺过上好日子。”吕养琴说道。于是,她毅然决定深入蓝田乡村,组织当地妇女进行免费培训。她走村串户,耐心地向妇女们介绍手工编织的魅力和发展前景,鼓励她们加入到这个充满希望的行业中来。
起初,只有寥寥十几个人响应她的号召,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加工作坊。但吕养琴并没有气馁,她更加耐心地教授妇女们编织技巧,从最基础的针法开始,一步一步地引导她们掌握复杂的图案设计。“姐妹们,别着急,慢慢来,只要用心学,一定能学会。”吕养琴总是这样鼓励大家。在她的悉心教导下,妇女们的技艺逐渐提高,加工的产品质量也越来越好,她的加工队伍也逐渐壮大到了三千多人。她们加工的纯手工手套、围巾、帽子等,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,远销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等地,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。
培训赋能 助力乡村妇女就业增收
2000年,吕养琴开始免费举办手工编织、丝网花、串珠、刺绣、布艺等培训班,并在陕西省妇联的推荐下,举办巾帼圆梦扶贫培训、阳光工程培训活动。她深知,这是一个让更多农村妇女受益的绝佳机会。“我要让更多的姐妹掌握这门手艺,让她们有尊严地生活。”吕养琴满怀激情地说。

在培训过程中,她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授,更关注妇女们的心理需求和职业发展。她鼓励妇女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,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,创作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作品。至今,她已举办了500余期培训班,受益人数1万余人,其中有近1000人考取了手工编织的资格证。她的培训足迹从西安各区县延伸到了留坝、旬阳、华县、铜川、榆林、山西等地。“吕老师,多亏了您,我现在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了,感觉生活有了盼头。”参加完培训的詹女士感激地说。
她带领着妇女们用一针一线织出了 “指尖经济”,让那些曾在灶台边忙碌的农村妇女,坐在家门口就钩织出了孩子的学费、家里的新房,用双手握住了生活的底气。
困境突围 开拓国内市场
2009年,受金融危机影响,吕养琴团队的外单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,价值几十万元的库存积压在仓库里,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。“那段时间,我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,看着仓库里的货,心里又着急又无奈。”吕养琴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日子,仍心有余悸。“从那以后,近半年时间里我连库房门都不敢打开,我在思考,转行吧?不甘心呀,手工艺是我的最爱,是我一生的心血。再者,十几年辛辛苦苦手把手教出来的姐妹怎么办?”

面对困境,吕养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迷茫之中,但当她看到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员工们那充满期待和信任的眼神时,她心想自己决不能放弃。于是,她和成员商量,共同寻找解决困境的办法。
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她们决定改变策略,把目光投向国内市场。为了顺应国内市场的发展需要,吕养琴注册了“关中巧女”商标。她带领团队深入旅游市场进行调研,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喜好。她们发现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统文化和非遗技艺。于是,吕养琴将传统女红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,设计出了一系列具有关中特色的非遗潮品。这些潮品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,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,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游客们的热烈追捧。
联盟引领 推动非遗走向全国舞台
2014年,在西安市妇联的支持下,“西安市妇女手工艺者联盟”正式成立,吕养琴当选为会长。“我一定要带着姐妹们把咱们关中的手工艺发扬光大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。”吕养琴在当选会长时坚定地说。

在她的带领下,联盟积极作为,做了三件大事。年均开展约5000人次的技能培训班,为更多的农村妇女提供了学习和就业的机会;年均举办100余场非遗展演,在杨凌农高会、大唐西市、大雁塔、沣东新城、汉城湖、水陆庵等地,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展示关中手工艺的魅力;同时,联盟还入驻了白鹿原影视城、永兴坊等景区,不断扩大“关中巧女”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。
在吕养琴和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,联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2016年,雷俊会员的剪纸作品作为桌旗花,登上了国宴餐桌,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吕养琴,一位在手工技艺领域耕耘多年的女性,曾获 “三秦最美巾帼奋斗者‘最美巧娘’”“西安市乡村工匠”等众多荣誉。然而,在她心中,最珍贵的是妇女们喊她 “吕老师” 时那一份沉甸甸的信任。
从田间地头到非遗殿堂,从个人创业到带动万人就业,吕养琴用半生诠释了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。她的故事,不仅是千万农村女性的奋斗缩影,更是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的重生之路。(蓝田县委宣传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