舞蹈室内社团居民翩然起舞,儿童乐园中孩子们欢声笑语,健身房内身影跃动,走廊里对弈的老人凝神专注,不时还有外卖员、快递员进来短暂歇脚、给手机充电……这温馨的景象,是记者近日在未央区文景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见闻。
1000余平方米的服务中心,绝大部分空间都让给了居民,社区党委书记王婧等工作人员则挤在20平方米的房间办公。这正是王婧十多年来扎根社区、倾心为民服务的缩影。不久前,她被群众评议推荐为敬业奉献“西安好人”。
空间小了,服务优了
办公面积压缩了,但居民们却普遍感受到“人情味更浓了,服务性更强了”。
走进文景东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迎面便是社区办事窗口。王婧介绍,社区创新实行“全岗通+小事办+首问负责制”的一窗受理模式。居民办理社区业务,找任意一位工作人员即可通办,无须扎堆特定窗口,办事效率大幅提升,真正实现“即来即办”。
不仅如此,王婧还主动打破“坐等上门”的传统模式,创建“移动办公桌”党建服务品牌,将办公桌搬到居民“家门口”,现场答疑解惑、办理业务。三年来,“移动办公桌”活动已开展80余次,服务群众超3000人次。
“社区办事快捷,王书记和工作人员热情专业。对我们老年人不懂的,提供‘长辈模式’人工服务;对行动不便的,还能上门服务,特别满意!”正在办事的王阿姨笑着说。
2023年,文景东区社区获评西安市第三批“15分钟政务服务圈”建设示范点。
关怀多了,人情暖了
“我们社区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占比超1/3,因此我们格外关注他们的需求。”提起社区情况,王婧了然于胸。
指着功能用房使用时间表,王婧告诉记者,工作中发现老人对公共文化需求强烈,但却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开展活动。为此,她推动开办“银龄芳华”老年教育学堂,挖掘社区文艺骨干担任社团负责人,培育出涵盖诗歌朗诵、摄影、书法、民乐、舞蹈等16个社区文化社团,让老年人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。
针对未成年人,王婧推出“向阳好少年”教育实践项目,开展绘本阅读、情绪管理、沉浸式普法教育及非遗系列活动。“社区的‘向阳花’暑期托管班特别好,解决了假期孩子‘看护难’的问题。”正在儿童乐园陪伴女儿的社区居民刘先生补充道。
王婧还创新以“合伙人”形式凝聚社会力量,发动辖区单位、党员群众共同参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目前已吸引12家党建共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,先后解决了电动车充电车棚、宠物疫苗接种、不文明养犬等多个难题。
此外,社区还定期举办公益兴趣课堂、非遗展演、传统节日活动等多元文化活动。近期,社区还联合西安发布开展了多场“丝路阅读”活动,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“凡是对居民有利的,我都支持做。”王婧说。
采访中,尤其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,在服务中心显眼处,有序地摆放着轮椅、雨伞、修理工具等物品。王婧介绍,一部分是社区供居民借用的,另一部分则是居民自发送来共享的闲置工具。这里现在成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温馨家园。
“社区工作平凡、琐碎、繁杂,需要我们全身心沉下去,用满腔热忱常敲居民‘心门’、多找服务‘窍门’,聚焦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、揪心事,一件一件办实办好。”王婧表示,未来她将与全体工作人员一起,持续关注社区居民需求,以细心、耐心和责任心,努力为大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(西安日报 记者 郭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