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西安好人"江彬:通讯录里有上千名患者家属
稿件来源:西安文明网 发布时间:2024-03-14 10:00

  江彬正在和患者家属互加微信。

  在西安市儿童医院住院二部,记者约访多次的“西安好人”江彬医生抱歉地解释道,他被工作拖住了,刚刚开完了一场术前讨论会。

  加微信 遇紧急情况随时联系

  从医17年,作为神经外科的医生,江彬救治的儿童脑外伤和脑肿瘤患儿已达千余例。

  “儿童不是简单的成人缩小版。”这是采访中江彬多次提到的一句话。这些年,他不断寻求儿童神经外科领域救治难题的解决方案,填补了医院儿童神经肿瘤化疗的空白,让很多本地甚至西北地区的患者可以更便捷地接受到专业治疗。

  为了让病人在放化疗期间随时能联系到他,江彬加了上千名病人家属的微信。他说:“一些患者化疗间期在当地医院化验后,某些指标严重异常,但其实是化疗后的正常变化,加了微信,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随时指导处理。”

  因为患者病情变化,他经常半夜接到患者家属的求助电话。他笑着说:“这都不算啥,经常我们在办公室吃饭,患者家属拿着孩子刚换下来的纸尿裤就来了,让看看孩子拉的大便正不正常。”

  耐心是儿科医生的职业底色

  “我们科室的性质,决定了我们要和患者家属做大量的交流。面对的是儿童患者,这又要求我们必须拿出更多的耐心。”江彬说。

  他举例说,之前一个九岁的小男孩,因为摔到头部导致颅内出血。“家长有顾虑,为了让孩子顺利手术,第二天下午我啥也没干,专门给家长做思想工作。”说了一下午“车轱辘话”,最终,孩子家长同意手术,孩子术后恢复得也很好。

  江彬说:“给病人治疗,药物和手术是一方面,与家属的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,这个过程中耐心很关键。”

  20多年捐献“熊猫血”7200毫升

  2003年,就读大二的江彬第一次去献血。也是这次献血,他得知自己是Rh阴性血型,也就是俗称的“熊猫血”。为了救更多人,他加入了血站稀有血型无偿献血群,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。

  “献血是为了救人,学医也是为了救人,目标是一致的。而且作为一名医生,我更清楚血液在医疗临床上的价值。”江彬说。

  2017年,因转氨酶升高,江彬去献血被拒。从此以后,他坚持控制饮食、回避喝酒、锻炼身体,想方设法让自己保持好状态。他说:“这么做,一来身体健康了自己也舒服,二来想献血随时都合格。”

  除了献全血,江彬还捐献过成分血。他告诉记者:“我捐的成分血是血小板。因为全血半年才能献一次,血小板间隔两周就可以。”

  这些年,江彬累计捐献全血和成分血7200毫升,比一个青壮年男性的全身血量还要多。

  在他的带动下,10多名家人、同事、朋友也加入到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当中。

  眼下,江彬正在经历6×24的“住院总”生活,每周6天、每天24小时值守医院临床一线。尽管如此,他还惦记着哪个周末得空了去献血…… (西安日报 记者 刘雪妮 文/图


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
版权所有 西安文明网 京ICP备10031449号
Copyright © 2012-2024 xa.wenming.cn All Rights Reserved